(一)堅持依法經營,誠實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商業道德以及行業規則,及時足額納稅,維護投資者和債權人權益,忠實履行合同,恪守商業信用,反對不正當競爭,杜絕商業活動中的腐敗行為。
(二)不斷提高盈利能力。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水平。推進實施集團發展戰略,突出做強主業,突出科技創新。合理配置資源降低經營成本,加強風險防范,提高投入產出水平,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三)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建立和貫徹并嚴格運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從產品設計、生產制造、施工安裝、用戶服務等各個環節,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堅持持續不斷改進,改善產品性能,提高產品可靠性、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滿足鐵路、軌道交通運輸安全的需要。
(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認真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帶頭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發展循環經濟,提高各類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增加環保投入,改進工藝流程,降低污染物排放,改進施工工法,減少占地,保護植被,實施清潔生產。堅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發展道路。
(五)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建立完善技術創新機制,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以建立中國高速鐵路列車控制系統和配套產品體系為重點,加快科技創新基地與基礎設備研發平臺建設。加快既有產品更新換代,加快技術裝備改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盡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較完整配套的核心系統技術和產品體系,發揮對產業的帶動作用和對集團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
(六)保障生產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不斷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為職工提供安全、健康、衛生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加大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力度,保障職工職業健康,預防和減少職業病和其他疾病對職工的危害。
(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并履行勞動合同,建立企業職工收入與企業效益相適應的工資正常調整和保障機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尊重職工人格,公平對待職工,杜絕性別、民族、宗教、年齡等各種歧視。加強職業教育培訓,創造平等發展機會。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加強職代會制度建設,深化廠務公開,推進民主管理。關心職工生活,切實為職工排憂解難。
(八)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積極承擔和熱心參與扶貧、助困、捐助、志愿者等社會公益事業,關心支持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福利事業。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情況下,自覺聽從當地政府和鐵路等業務主管部門指揮,積極提供人力、財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