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資委發布第二批中央企業“大國工匠” 培養支持計劃入選名單出爐,共有100名中央企業高技能人才入選,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北信公司高級技師馮浩名列其中。
馮浩,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北信公司高級技師。先后獲得中央企業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等多個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作為北信公司的生產技能專家,馮浩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軌道交通信號設備產品的生產調試和返修工作。
精技創新迎挑戰 錨定目標破萬難
二十三年,扎根軌道交通信號產品生產一線,馮浩用自己精湛的產品研究能力、豐富的信號產品領域生產經驗,為國產化硬件研究、自主化產品試制等重點工程項目提供強大助力。在此期間,馮浩攻克了國外引進的高鐵核心定位設備——應答器傳輸單元(BTM發送器)多項技術難題,尤其是BTM一次性調試通過率,這是一項連最早研發BTM的龐巴迪公司至今都沒有解決的專項技術,卻在馮浩不斷觀測BTM的波段頻率下,通過無數次試驗研究出了波形點位控制調試方法,一躍將原BTM波形調試3%的一次性通過率,提升至100%,極大提高了BTM產品的測試效率,并實現了中國在此項技術的國際領先水平。同時他還持續參與到自主化BTM、CAU、ATP等多項產品的國產化進程中,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2010年,正值北信公司Profibus總線板國產化實驗研究的關鍵時刻。一直以來,Profibus總線板都是國外引進產品,主要技術被國外信號公司壟斷,致使國內無法對產品部件進行自主升級。在此緊要關頭,實驗用的國產化樣板突然無法正常運行,在那個分秒必爭的時刻,需要立刻找出原因讓試驗繼續進展下去。此時,作為對國外芯片調試檢測水平出眾的馮浩被緊急安排到Profibus總線板國產化實驗研究項目中幫助項目組分析故障原因。
馮浩深知本次任務不但時間緊迫,同時也代表著中國信號產品設備能否實現獨立自主生產的重大意義。他一刻不敢耽誤,在沒有線路圖紙的情況下,認真聽取技術人員對各種芯片的介紹,通過自己對調試技巧的領悟,夙夜鏖戰8個晝夜,從芯片的功能測試診斷開始,到上千個焊點的細致排查,通過多遍的復測和檢修,分析并排除芯片故障的可能性,最終查找出了影響芯片運行的關鍵原因,幫助Profibus總線板國產化實驗按照預期進程完成了國產化試制研究的目標,實現了產品的自主可控。
匠心獨運提質效 攻堅敬業勇擔當
針對多項影響生產的技術難點問題,公司成立了攻關團隊,旨在加快生產進程,優化生產方式。馮浩不顧工作的繁重,毫不猶豫接下了任務。作為骨干,本身的工作量就很大,對此他挑燈夜戰,進行技術攻堅,用盡辦法進行多方嘗試,一次次不同的檢測數據、不同故障排查方法、不同工具的組合,有時甚至一抬頭已經天亮。誰也沒想到他竟能將早已判別為“準報廢”級別的ATP、BTM產品起死回生,變廢為寶。他還緊扣生產瓶頸發明出了客專發送器測試工裝、一帶多檢測工裝等適用于生產的檢測工裝,破解技術難題數十項,累計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近百萬元。
多年來,馮浩累計發布合理化成果近百項,憑借豐富專業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推進高鐵信號設備國產化實驗進度,開創的BTM電源模塊、BTM整機維修先河,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主持和參與的“提高客專發送器測試效率”、“提高產品測試記錄錄入及收集效率”等課題,都不同程度實現了單臺產品測試效率的提升。
傳道授業重培養 強能精技育人才
在持續提升個人技藝的同時,馮浩時刻不忘帶領團隊不斷進步,將技能教學的責任高高舉起,帶領大家一起成長。無論是日常出現小問題,還是攻關任務的關鍵時刻,他都親力親為,在每次的攻關過程中總結經驗,并將所得的經驗、心得及方法分享給大家。并在多項國產化試制過程中帶領團隊攻克一項項技術難題,使團隊成員在工作中逐步成長。在這樣的教學助長中,他帶領的團隊分別在IPC手工焊接&返工返修大賽及中國通號技能大賽中屢創佳績,其中獲得IPC華北賽區獎項者7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3人,“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1人。
建國70周年,馮浩作為央企勞動模范應邀參加了慶祝大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建黨100周年,他作為高技能人才代表應邀參加了“政府特殊津貼制度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座談會”,這些都是對他多年來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敬業奉獻的最大嘉獎和肯定,也是他長久以來在信號領域不斷追求的獎狀。“創新,求實,匠心,育人”,是馮浩一直以來所追求的人生目標,他踔厲奮發,懷抱信念,不斷影響和帶動著身邊的人,也是這種精神,帶動他不斷進步與成長,為軌道信號交通強國之路添磚加瓦,砥礪前行。